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3|回复: 0

【李岸模】听何小亚教授讲座及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45

主题

0

回帖

139

积分

版主

积分
139
发表于 2023-6-23 17: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对何小亚教授久仰大名,网上查得的资料也有详尽的介绍,比如何教授是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数学专家,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等,这些头衔如同一个又一个的光环,使我在未见到何教授之前,把他想象成一个严谨、不苟言笑、言则高屋建翎的高深理论的一个老教授。

  我第一次见到何小亚教授是在校长室,那里河田中学彭校长向何教授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以及所碰到的问题。我作为工作室的助手负责拍照以及做一些文字记录,从何教授的谈话中,我感受到他是一个对当前中小学办学的特点与困境有深入了解的,他能够指出造成这些困境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一些改善处境的建议,说明何教授不是一个深居象牙塔只做理论、不联系实际的人,相反,可以看出何教授应该经常到中学做讲座,对中学一线教学有深入了解,与中学一线教师有很多交集的一名实干型教授。这些猜想,在何教授随后做的讲座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何小亚教授给全县高中教师做的讲座题为《数学高考复习攻略——高考命题者的视角》,但讲座并不局限于讲高考复习的方法,还讲了数学的本质特征、学习数学的方法。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何教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幽默的语言、不时冒出的冷笑话、几首打油诗,成功地吸引了在座学生和老师的兴趣,特别是学生,平时听讲座的耐心不超一个小时,而听何教授的讲座,直到中午12点讲座结束仍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离开报告厅。作为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感触颇深,谈谈以下三点反思和总结:


 一、为师者,应放下身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00后,得益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他们出生就身处数字化、娱乐化社会,他们追求个性化,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实现,追求平等、开放、互动的师生关系。若教师仍秉持过去的那种为师者尊、不苟言笑,讲究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固然是个合格的好老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尊重,但不容易得到学生从内心的喜欢。有句话说得好,“要想让学生学好哪门学科,只要让学生喜欢教那门学科的老师就行了”。

 何小亚教授贵为名大学的名教授,为了吸引学生听讲,放下身段,做些夸张的动作、讲几个冷笑话、吟几首打油诗,这些都是“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愿意听你讲了,所谓的道才能落地,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开花结果,否则学生听之无味,身在曹营心在汉,教师所授之道亦如耳边蚊响。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想尽各种办法博得学生一笑,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冷笑话可以讲一讲,在学生精力不集中的时候可以用夸张的语气词提醒一下。例如,在讲互斥事件时,可以故弄玄虚地说:听说最近我们班里谁谁和谁谁闹矛盾了,都扬言说:谁谁来班里,我就不来了。有这回事么?学生一听有八卦新闻,都提起精神来想听个明白,这时教师就可以笔锋一转,说明这两位同学说的话就是互斥的,这样就把互斥事件的内涵形象地做了说明,学生最终明白了这个八卦新闻是子虚乌有的,但同时也深刻地理解了互斥的含义,教师接下来以类似的例子解释对立事件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数学,应该重注学数学知识的内涵,而不要只关心如何解题得高分

 何小亚教授一上来就提出关于数学的几个深刻的问题:数学是什么?数学的本质是什么?数学玩什么?数学追求什么?其中特别指出教材只提出数学研究的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但数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模式结构。这是第一个令我赞叹的地方。教材没有明确指明的,但贯穿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确实是有一种叫作模式的东西,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就是一个模式定义,只有从模式结构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函数的内涵,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这块内容的真谛。

 何教授指出,数学追求精确、严谨、简洁、概括、统一,因此学生学习数学首先要深刻理解每个数学基本概念,研究其基本性质,对于每个公式要明白它的证明过程,否则只注重练习解题技巧的话,就会陷入“一套两套三四套,练了一套又一套,遇见新题乱阵脚”的境地。一首打油诗形象地描绘出很多学生的现实做法和遇到的困境,使参会的学生产生共鸣,因而精力更集中,想从何教授口中探知解决之法。何教授强调解决题海战术低效的问题,就如之前说的要深刻理解每个数学基本概念,研究其基本性质,对于每个公式要明白它的证明过程,同时对于课本中众多的数学公式要明白其中的关系,去繁就简记其重要者,例如等差数列有两个求和公式,其中只需记住就行,因为这个公式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本源,它是利用倒序相加法得到的,明白其证明方法就能掌握一种重要的求数列前n项和的方法,同时这个公式简洁易记,使用广泛,另一个求和公式不过是这个公式的简单推导,且结构复杂不易记忆,因此不去记忆也没任何问题。

 

 何教授的讲座长达近三个小时,内容丰富而深刻,涉及高中数学的方方面面,我受益匪浅,疑惑也有,不过在与何教授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大部分疑惑都能得到解答,还有些问题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结合教学实践做更深入的思考与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朗空数学园地

GMT+8, 2025-5-7 00:54 , Processed in 0.0721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