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1|回复: 0

学习中成长,体验中提高——2022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名师工作室培育”研修总结 李国

[复制链接]

45

主题

0

回帖

139

积分

版主

积分
139
发表于 2023-6-23 17: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的雨特别的多,看起来好像把过去三年的雨全下到今年了。2022年7月的一天,我们从陆河穿过磅礴大雨,来到了华师,开始我们为期四天的短暂学习,带着憧憬,带着期望。

    培训的第一天,我们的负责人韩裕娜博士主持了开班典礼,给我们介绍了整个培训的流程,以及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听了韩博士的介绍,让我们对整个培训的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心里也暗下决心,要在这短暂的四天时间里学有所成,不负期望。

    第一个培训是毛伟娜编辑的讲座《论文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毛编辑利用案例给我们讲述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她说:“很多人是说在嘴上,贴在墙上,掉在地上。”没有行动的立志是毫无用处的,就好像每天睡觉前给自己第二天定了非常好的规划,一觉起来又什么都忘记了。毛编辑关于课例研究的论文写作方向给我很深的印象,从认知—体验—感悟—内化—践行,整个过程归纳得简单明了,可操作性极强。毛编辑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或在学校生活中发现问题,通过平时上课积累素材,以及要注意核心育人策略及其价值的挖掘。

    下午是刘良华教授的讲座《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与底层设计》,刘教授语言幽默风趣,讲课是深入浅出,不仅在管理上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建议和意见,也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许多指引。刘教授的积极教育学给我们很深的印象,他的积极主动和积极暂停,在激烈冲突的时候要学会示弱。刘教授的讲座虽然是讲一个学校的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但是我觉得,整个用到我的工作室建设,我的家庭也是同样适用的。

     当天晚上,我们进行了破冰之旅,我们第一组取名扬帆起航,预示着我们在教育之海中要勇于扬帆,起航远行,不做固步自封之人。短暂的破冰之旅后,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吴运辉老师是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他给我们做了一个《名师工作室建设与探索与思考》的讲座,吴老师从硬件建设、工作室概况、组织架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培养方式、年度计划、主要任务、学员考核、研究成果等十方面给我们讲述了如何进行工作室建设。
  
  第二天的佛山之行从南海区英广实验学校(原名广东实验学校南海分校)开始,学习的是广东省谭诗清名教师工作室。去到学校的第一眼就给人很浓的文化气息,虽然是一个开办不是很长的学校,但是在人文环境的打造下,确实是下了一番苦心。梁利享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历程,学校的理念,以及学校获得的成绩,还有学校开设特色的课本课程。而谭诗清老师则给我们介绍了他自己个人专业发展的过程和他在建设工作室的一些做法,给我们专业发展指明了道路,给工作室的建设也提供了很多的思路。下午我们来到了南海双语实验学校,这是一所刚开办的学校,高起点,高规划,这也是一所需要坐着电瓶车参观的学校,设计非常有特点,课堂文化建设也非常有特色,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给我们的展示的能力就让我们赞叹不已。广东省刘军名教师工作室是一个体育学科的名师工作室,体育学科给我们的感觉就只是四肢发达,但是刘军老师却给我们展现了他的头脑也非常不简单,邓华威和王洪亮两位学员让我们看到在刘军老师的引领下快速成长,在本职工作完成非常出色的同时,也会用笔头记录自己的课堂,撰写论文,主持参与课题研究。一天的佛山之行,让我更坚信,只要敢写敢做,哪怕我们山区教师,也能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并带动身边其他老师的专业成长。


    第三天的早上由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老师带来的《十年反思的力量》,贲老师理解的反思就是,一是反反复复的思考,二是反过来思考,三是返回来思考。贲老师从一个偏僻穷困的农村偏远山区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反思,写论文,写课例,最后成长为一个全国知名的老师。这是一条可复制的路,关键是要反思,反思自己的不足,反思教材的不足,反思方法的不足,反思过程的不足,最后才能不断的成长。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学校发展与领导科学系主任童宏保博士给我们做了《教学成果提炼与推广》的讲座,童博士从思想引领、成果导航、主题统领、任务驱动、团队力量、创新成果六个方面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如果进行成果提炼与推广。童博士教导我们一开始就要进行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定主题,构框架,集资料,最后就能形成教学成果奖需要的佐证材料,因为教学成果奖不但需要理论,还需要实践的成果。


    美好的时光总是飞快的,转眼到了学习的最后一天,韩博士为我们带来了《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作为数学系毕业的我,对这个讲座尤为感兴趣。SPSS这个软件以前没有接触过,但是韩博士的讲课非常的出色,简单的几句就让我们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样用,为什么要用,如何可以用的非常出色。同时我发现整个统计软件对于整个年级,整个学校的数据分析也非常的有用。

    四天的学习,干货满满,通过四天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在论文写作的形式上,我们可以用每天上课感觉比较好的课例写作,偶尔有点灵感的某道题目写作,也可以用数据说话调查做统计报告,有太多太多东西可以写了,但是不懂得观察,不懂得反思。在工作室建设上,要善于激励学员,鞭策学员多做专业化成长的工作,而不能让三年的工作室成为一个走过场,没有收获,没有进步。华师之行,让我们明白了不足,但是也让我看到了前行的方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相信四天虽短,但在我的人生中,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朗空数学园地

GMT+8, 2025-5-6 18:09 , Processed in 0.0688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